一个面无表情的男孩,一个颓丧的中年男人,一团凝固了的夏日时光,加上一勺和式幽默——您的午后夏饮已备齐,请享用。
影片的主题与叙事并不复杂,它的感染力来自于一种内隐的、柔软的、非语言的情绪:这是一种杂糅的情绪,是痛哭到最后突感荒谬继而大笑,是大笑的同时忽然落下泪来,是在终日麻木的间隙心头突然一颤——就像水粉画背景上的一抹反差色,矛盾却和谐,唐突而真实,因而触动了观者心中那始终存在却难以言说的情绪。
小男孩正男被动寡言,在旅途中还不忘做暑假作业;老男孩菊次郎玩世不恭,无恶不作。纵观喜剧片发展史,类似的“矛盾组合旅行”早已成为一种类型,但影片中的这对组合的特殊之处在于,两位主角并非相互衬托,而是合而为一:他们同样没有父母,受人欺侮,惶惶终日;同样怀着单纯的善意,拥有同样纯粹的笑;更为重要的是,他们不是在旅途中“认识彼此”,而是在一路上成为了一个整体:起初正男的寻母后来成为了菊次郎的探母,正男的游泳成了菊次郎的学泳
这个世界里谁都不懂煽情.但情绪却此起彼伏.
这起伏好似无从发力.因为那是没有发力点的.就像一个无意看见的表情.但仔细一想.其实他一直都是那样的表情.
男人眼角始终在抽动着.男孩神情始终是寂寞的.
一个噩梦.两个噩梦.三个噩梦.最后.是个美梦.
尽管这些噩梦让我开始一头雾水.结果却感觉像理应如此般.理应如此.无法定义.
我们不知道未来.也快忘记过去.天使风铃叮当响着.所有人都迁就着这个小世界的中心.
谁是谁的天使.我不确定.
最后.听见那个男人.那个绝对的流氓.绝对的混账.狗嘴里吐出的是:
"菊次郎.他妈的.滚吧."
他妈的.他妈的.弹弹泪水都觉得矫情.
这部电影上映于1999年,也是北野武《花火》获得金狮奖,并大获成功的第二年,可以说,这部电影,是经过北野武人生起落之后,静下心来对自己童年的一次总结,也影射了自己对父亲的复杂感情。熟悉北野武的人都知道,他在1995年出过一次严重的摩托车交通事故,都不说对职业生涯的影响了,差一点把名搭进去,而在他康复之后,先是拍了《坏孩子的天空》(我最喜欢的一部),《花火》,然后就是这部《菊次郎的夏天》。
这部电影的名字给人的第一感觉,一定是这个小胖墩正太是菊次郎,恰好不是,反而是北野武演的这个中年大叔,在剧中叫做菊次郎,而这个小正太叫正男。
为了不剧透,我就简单说说这部电影的背景和对北野武的意义吧。
北野武是东京人,但是他出生在东京的下町,也就是贫民窟,他的父亲叫北野菊次郎,是个少言寡语的油漆工,就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LOSER一样,北野武他爸也是在外面打麻将从没赢过,在家打老婆从没输过的主(当然,日本人打的是柏青哥),并与黑道有染,一身刺青
《菊次郎的夏天》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中年男人帮助小男孩寻找母亲的故事。正男想去寻找自己从没见过面的母亲,菊次郎老婆给了他一笔钱,要求菊次郎陪正男去。于是这个公路片就开始了,并按照所有公路片的套路:他们出发去寻找金羊毛,最终他们找到了自己。菊次郎和正男出发去寻找正男的母亲,最终他们找到了自己——正男找到了陌生人的关爱,菊次郎找到了童年的碎片。
从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来看,正男寻母的故事非常圆满:两个都是童年被家人抛弃的缺爱者,要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爱,最终在身边找到了温暖。故事很简单
菊次郎给了孩子什么
「菊次郎の夏」北野武
看了北野武的《菊次郎的夏天》。
这是一个关于大叔的故事。菊次郎是位「まるでだめなオジちゃん」,简称Madao,但利用流氓气质和无赖手段能够做成些事,也能吓退年轻的小混混,但尽管这样,仍旧是个Madao大叔,基本没有工作,除了玩儿没什么其他事情可做,就算玩儿也没什么有水平的玩儿法,无非像很多大叔一样在A片橱窗前流连,在大街上闲逛,在赛车场赌自行车(不是赌马吗/为何菊次郎不打小钢珠呢?Madao不是一般都要打小钢珠的么?是因为菊次郎根本没有静下来打小钢珠的耐性和智商吧)彻底的蠢人一个,懒惰又无赖。但菊次郎大叔却不是这样一个人。因为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他的名字是菊次郎。之前的无赖大叔是菊次郎吗?不是吗?不管怎样,影片结束了,现在,他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了菊次郎无疑。
如同正男一样,我们童年时,多多少少会有这样孤独的体验,放学后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吃放在餐桌上的饭菜,暑假去找朋友们都不在家,自己一个人去操场踢足球,被人问“暑假怎么不去海边呢?海边很有意思哦”
《菊次郎的夏天》那年夏天,我们一起感动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xrjcy.com/weishime/id-14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