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的成长史,二代的持家历程
一代的故事充满希望,欣欣向荣。虽然维多手上一副烂牌,但在逐渐发迹,受人尊敬,家里变得人丁兴旺,最后还终于报了杀父之仇。一个年轻人,虽然什么都没有,可是却有信念让自己拥有一切,下决心为自己洗刷耻辱。然后走向成功,巩固成功,颇有余裕地过着余后的年月。二代的故事却满是挫败,开局就是暗杀,背叛,接着家庭成员以各种方式离开或是死去。家族需要扭转颓势,可是柯里昂家族的合法化,七年过去了,还是没能实现。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一家之主,可是麦克做不到恩威并施
今天逛书店时恰巧又看到了《教父》,随手翻了最后的几页。每次看到汤姆.黑根奉命去劝说凯回去这一段,都被普佐的手笔折服。
在我看来这是关于小说原著和电影最大的区别,是通篇点睛妙笔。
电影教父和教父续集都已经作为影史永远的经典载入史册,树立起永不磨灭的地位。它的成功关键在于,剥掉黑帮和暴力的外壳,它是一部最好的家庭伦理片,对于家庭、亲情、爱情和责任这些生命中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元素,在特定环境中的演变和深刻的意义进行了探究。
续集里当迈克尔经历了古巴的历险回到内华达家中,凯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没有了。当时他还不知道这是堕胎的结果,但他已经意识到了危机,然后就有了和妈妈在壁炉前的一段对话。迈克尔试图从妈妈那里知道老教父会怎样处理这样的情况,但是没有答案。根本的原因在于时代变了,而凯更不是Mama Corleone。接着在一次争吵中,迈克尔和凯的危机最终爆发了,迈克尔得知凯把肚子里的儿子打掉了,并且凯还充满怨毒地说她对迈克尔的爱已经完全消失了,再也不想有他的孩子的时候,很明显他们的婚姻和感情已经彻底破产了
人的行为方式和性格,是由自身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决定的;
老教父一生摸爬滚打将家业发展了起来,并考虑了家业的继承问题,他打算让老大继承自己的位置,长子的身份便于立威,如若老大无能,就让老二继承;而对于老三,老教父明白黑道的生意终归受正面人物操纵,所以想让老三进入政坛,成为议员;tom作为军师兼律师,身处黑道但有白道身份,同时老教父一直在强调家庭的重要性,使兄弟和睦,以便于以后黑白道相互照顾;
老教父的如意算盘原本打的不错,但他没有及早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
教父1的魅力,在于两点:
一.没有明显的主角,也就没有欲望/动机/目的等等传统影片用来串联情节的工具,取而代之的是关于整个家族的描述,每个人都有故事,但没有人是这场故事的主角。
二.“Family”成为一个全能、高高在上而又未被点明的意象。教父1中自己养的名马被砍头的情节可以说是这个形象的代表,将柯里昂对其的不满与其受害这两个事件用蒙太奇结合起来,凭借蒙太奇本身的特性,观众自然而然会将后者视为前者的结果,而实际上电影中杀马的人都没有出现,通过对过程的省略,“family”就成了一个说到做到意出必达的全能组织,“他”仿佛能做到一切符合自己目的和准则事情,“他的”暴力与上帝指挥的雷电一般不可阻挡而又神秘,而其中的暴力/犯罪行为,又通过对情感和仪式的体现变得富有正义色彩。
不仅借助蒙太奇对力量的夸大,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在旁敲侧击地对从未被点明的“family”顶礼膜拜,家族外的人崇拜、家族内的人服从,没有family是什么的疑惑,只有对“他”强大力量的展示,“make him a offer he can't refuse"这句话中的him
(仅观看教父12)
看完教父1的时候,很激动,发了条朋友圈,觉得Michael那一句对Key说的“No.”很帅,很有担当,以为老教父找到了一个完美继承人,Corleone家族要走向新的巅峰。然而似乎一切都和我预期的不一样,第二步中Michael面对的内忧外患明显大于老教父。一方面是纯粹的外在因素,但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Michael自己的做事风格让他树敌无数,对于家族内部的人,也很难想老教父那样维持坚固的关系。反观Tom做事的方式似乎更有Vito的影子。好的剧本在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上应该是相辅相成且符合逻辑的
惊喜连连的犯罪片 看完《教父2》想说的话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xrjcy.com/weishime/id-1482.html